催試官考較戲作①(節選)
蘇軾
八月十八潮,壯觀天下無。
鯤鵬水擊三千里,組練②長驅十萬夫。
紅旗青蓋互明滅,黑沙白浪相吞屠。
人生會合古難必,此景此行那兩得。
愿君聞此添蠟燭,門外白袍如立鵠。
[注]①此詩為熙寧五年,詩人任杭州通判監考貢舉時作。宋制貢舉的考試放榜例在中秋節,這一年卻延遲至八月十七日放榜。②組練:指軍隊。
14. 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()
A. 這首詩為催促試官考較而作,卻從描寫錢塘江大潮入手,構思別致新穎。
B. 詩人用“鯤鵬水擊”、“組練長驅”兩個比喻表現江潮氣勢磅礴、壯美雄奇。
C. 詩的五、六句將紅旗與青蓋、黑沙與白浪進行對比,突出江潮盛況非凡。
D. 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對閱卷考官的催促,希望考官們點起蠟燭加班閱卷。
15. 這首詩題為“戲作”,但其中包含真情。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。
答案:
14. C C項,“突出江潮盛況非凡”這兩句詩,寫的是觀潮人群的青色雨傘和周圍的紅旗相呼應,白色的浪花打在黑色的河岸上黑白顏色互相閃滅。既突出了江潮的盛況,又突出了觀潮人的眾多。
15. ①詩人描繪八月十八錢塘江潮盛況,催促考官盡快改卷,以免影響考生觀潮,此為戲言;②描繪考生伸著脖子盼望放榜的形象,語言詼諧生動;③雖說是戲作,但其中飽含詩人對考生焦慮心情的理解和對考生的關愛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