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湖夾阻風(五首)
蘇軾
其二
此生歸路愈茫然,無數青山水拍天。
猶有小船來賣餅,喜聞墟落在山前。
其五
臥看落月橫千丈,起喚清風得半帆。
且并②水村欹側過,人間何處不巉巖。
[注釋]①這組詩為蘇軾被貶嶺南惠州、坐船經過安徽當涂的慈湖夾時所寫。阻風,為風所阻。②并,傍。
14.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,不恰當的一項是(3分)
A.兩首詩運用敘述、描寫等多種表達方式,于路途所見所感中寄寓哲理思考。
B.詩中描寫的江水接天和月光平鋪江面的情景,都體現詩人豪邁曠達的情懷。
C.山前墟落可供落腳,水路狹窄客船難行,寫出詩人慈湖夾之行的不同際遇。
D.第二首詩與《赤壁賦》都寫到清風與明月,但它們所營造的意境有所不同。
15.兩首詩都表現了詩人情感的變化,請簡要分析兩者的不同之處。(6分)
答案:
14.B(A項正確,第一首詩,寫小船來賣餅、聽到前面有墟落屬敘述,“無數青山水白天”描寫,寄寓著“人生峰回路轉、否極泰來”的哲理;第二首詩,“起喚青風”“且并水村”屬敘述,“落月橫千丈”屬描寫,寄寓著“人生沒有坦途,幸運與考驗并存”的哲理。B項錯誤。第一首詩中的描寫的“無數青山水拍天”,表現的“歸路茫然”的情感。第二首詩中描寫的“落月橫千丈”,寫出臥看時的豁達、愉悅心情,也下一句“起喚清風得半帆”做好鋪墊。C項正確。山前墟落可以停駐,象征人生峰回路轉,得見光明;而水村僅容客船蜿蜒前進,象征人生于幸運之后再遇坎坷。D項正確。詩人“起喚清風”而清風至,與前一句“臥看落月”形成動靜相反的意境;詩人在“清風徐來,水波不興”“月出于東山之上”“時月出之前”“誦明月之詩”,意境寧靜而美好。)
15.(1)第一首詩從消沉到豁達(或“由低落轉為愉悅”)。面對水天茫茫感嘆歸路迷茫,看到有人賣餅,又聽到前有墟落可以落腳,喜從中來。(2)第二首詩從豁達到勇敢無畏(或“由愉悅轉為低落”)。欣賞江上的月色,又喚來行帆的清風,心情舒暢;船行水村時,又不由感嘆人生艱難。
(每點3分,概括準確1分,分析正確2分)